七美鄉位於澎湖群島的最南端,早期清代時被稱為「南嶼」或「大嶼」,直到西元1944年才從「望安庄」分出,設為「大嶼庄」,次年改名為「大嶼鄉」。後因傳頌七美人堅貞不屈的故事,為紀念其節操與事蹟,正式更名為「七美鄉」,以表永久懷念。七美嶼為一座被切割的傾斜臺地,因長期受到流水侵蝕及地質特性影響,在北側的西湖村與西側的平和村一帶,形成明顯的河谷地形。整座島呈東北高、西南低的地勢,中間有一條東西走向的山脈,俗稱「中崎山」,將島嶼自然分為南北兩部分。七美嶼是澎湖群島中第二高的島嶼,僅次於「貓嶼」。
七美嶼西南方約三十浬處,是臺灣知名的「南淺漁場」,自古以來便是重要的漁業基地。七美島周圍海域資源豐富,居民多以捕撈漁獲和海產加工為主要產業,農業則作為輔助經濟來源。根據考古調查,南港與東湖一帶發現了距今約四千年的石器工場遺址,顯示七美嶼早在史前時代便已有人類活動,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。
此外,七美鄉有一項獨特的特產——「七美草」。據說這種藥草對治療風濕、關節炎及筋骨疼痛等症狀有顯著效果,被視為珍貴的天然藥材。七美草生長於山野深處,其根部埋於地底數尺,採集需耗費大量人力與時間,極為不易。目前野生的「七美草」幾近絕跡,數量稀少,因此顯得更加珍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