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漢山於1983年被劃定為國立公園,其範圍包含道峰山在內,總面積達80.669平方公里。北漢山的主峰白雲臺(海拔835.6公尺)、仁壽峰(海拔810.5公尺)以及萬景臺(海拔799.5公尺)分別位於北漢山的中部、東部與南部,三峰分立猶如鼎足,因此在朝鮮時代被稱為「三角山」。此外,北漢山歷史上還有「三峰山」、「華山(花山)」以及「負兒岳」等稱呼。如今的「北漢山」這一名稱,推測源於朝鮮肅宗時期建造北漢山城之後,逐漸沿用至今。

北漢山於1983年被劃定為國立公園,其範圍包含道峰山在內,總面積達80.669平方公里。北漢山的主峰白雲臺(海拔835.6公尺)、仁壽峰(海拔810.5公尺)以及萬景臺(海拔799.5公尺)分別位於北漢山的中部、東部與南部,三峰分立猶如鼎足,因此在朝鮮時代被稱為「三角山」。此外,北漢山歷史上還有「三峰山」、「華山(花山)」以及「負兒岳」等稱呼。如今的「北漢山」這一名稱,推測源於朝鮮肅宗時期建造北漢山城之後,逐漸沿用至今。